首页 师资培训 论文选登 也谈华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也谈华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也谈华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晋总华语教学督导  董华

 

改革华文教育,提高华语教学质量,关键之关键还在于教师,新时期华语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呢?许多大家都作过详尽的论述,吕必松教授认为当一名能够胜任的华语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郭金鼓教授也从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等方面谈论甚密。下面笔者从文化修养、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谈谈今天的华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一、华语教师应加强中菲文化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作为一名华语教师不但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丰富而广泛的人文、社会、自然知识。可以这么说华语教师应是一名“杂家”。这是因为华语是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的学科,生活又是多元化的、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不能局限于狭小的专业领域,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常识,此外还应掌握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才能减少工作中的肓目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这就要求华语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掌握多种教学技能 。

首先,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名华语教师,语言表达犹为重要。语言是教师用以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语言的优劣、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语言就是教师的武器,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课堂上语音是否标准,语流的疏缓,节奏的快慢,语气的强弱,肢体表情的到位与否无不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其次,要有钻研“大纲”,吃透课本,确定教学目标,从而针对性地编写教案,选择教学模式的能力。“教学大纲”的要求是教学的依据,课本是学生学习华语的主阵地,华语的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课本来实现。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求在钻研“大纲”吃透课本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本学期、本阶段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了教学目标接下来才能选择性、针对性地编写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第三,要有组织管理、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舞台,而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负责对学生的组织、教学过程的控制和各个环节的调节。学生多元个性的特点会在教学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而且还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随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以及课堂的偶然因素不断调节教学计划、进度和节奏等。所以教师在不断加强教育理论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丰富教学实践,加强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第四,要促进教学技能的养成。教师作为教学的专门人才,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终止到管理、评估诸环节上,需要多种教学技能,例如:口语表达、板书设计、定向诱导、巧设引题、结尾总结等等,这些技能的培养可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其实,教师有目的的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灵巧的手势动作,讲话的方式,语调高低快慢都能起到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 能够起到调节课堂的气氛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从而使华语课堂活起来。

二、华语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做互动教学的高手

过去,老师占据讲坛,喋喋不休,净是些条条框框,理智解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老师当“演员”、学生做“看客”,学生的退场,教师的登台——这“主体”的颠倒是现存种种弊端之根源。新时期的华语教育应一改以往的“满堂灌”,真正进入到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全新的互动教学模式上来。“学生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正待点燃的火把”。教师便是点燃每一个火把的人。鼓励学生大胆开口,积极发言,认真操练,创设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不断称赞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使学生拥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最终使教学走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主体学习的轨道上来。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呢? 这需要真正遵循教学规律,如能力养成规律: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而绝非能“讲”或“听”出来的;又如读写规律: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不多读、熟读而只去听所谓“讲析”是全然无用的,而由读到写“熟”则是其中的“桥梁”,但学生却恰恰不熟(有的老师也不熟),故根本无助于写。

要学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事实证明,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形成动力,促进自主性发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华语学习的活动中来,养成良好的华语学习习惯。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养成美读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运用华语思维做事的习惯等等。

重视教授学习方法。“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将会终身受益。”学习方法 其实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学习方法不仅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在于长期的学习实践,反复应用,揣摩感悟,积累中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在学习中领悟道理,摸索方法,并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积累。此外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指导和操练,从而使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特点,以及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方法,达到会学,最终获得个体全面发展。提倡鼓励式、启发式教学。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同时,教师在授课方式上,也应以鼓励式、启发式为主。课堂上教师有意识的赞扬学生,例如“你大有进步!”“你的语言太美了!”“你朗读的太有感情了!”……都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建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不断启发诱导使学生自己不但能愉快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这样比单纯教师讲,学生记更能事半功倍,从而提高学生华语的综合能力。

三、华语教师要大胆尝试教改,甘当教学创新的实践者

在针对今天华语教学的实际,我们必须树立大华语教学观,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大胆教改,在不断创新中取得步。 写好教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适用性更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因而不断完善教学研究工作,适应学生的特点,大胆教改成为当前教师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依纲据本”向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型教学过渡。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即“依纲据本”,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本的实际,以教师传授为主,结果培养的学生多机械僵化。菲律宾华教中心编制了新的教材,在教改上取而代之的应是遵循“大纲”的方向,更加自主地灵活运用教材,以培养学生华语能力为重点,根据具体学情制定教案,合理使用教材,设计好教学程序。

改变教法。课堂教学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读出重心、感情、节奏、味道,要熟读成诵。教师应着力帮助其吟诵熟读:首先,应扫清其文字、读音障碍;其次,要准确地予以解词,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词汇总量;最后,使其懂其大意并熟读成诵,受到感情的滋润与熏染。至于思想、艺术的理念评析则由学生感悟。文言文、诗词曲赋等古代作品可简要串讲,但亦应以“点拨”为主。

备课从教师“单兵作战”向分工合作转化。教师以往“单兵作战,各自为政”备课、授课,往往受个体局限,很难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广大青年教师经验不足,更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发挥全体教师的整体优势,加强华语教师之间的合作更显必要,大家群策群力,那么备课就会更具有实用价值。学校要有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中多交流学科信息,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分析学情,正确进行教学评估,把握工作重点、难点及改进措施。从而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发挥集体教学中的优势。

具备掌握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能力。新世纪科技的进步,迅速转化为强大的动力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变革,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手段。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已显落伍,新兴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更新了教学内容,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感官,学生在声、光、电中瞬间感悟到所授知识的实质,极大地提高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有成效。 因而作为新时期的华语教师必然要求掌握新兴的教学技术,丰富教学辅助手段,用先进的科技为教学一线服务。

四、华语教师要丰富华语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华语能力

中国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从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来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 即大概有30%得自于课内,70%得自于课外。因此,发展语言能力必须课内打基础,课外谋发展,丰富华语的课外实践活动。

真正华语能力好的学生,靠学教材、听讲解就学得“好”的十分罕见。而华语“拔尖”的学生,十之有九却都是得力于课外听说和阅读。这个普遍现象,难道还不足以使我们备尝辛苦却劳而少功的华语老师及华语工作者们认真反省、深长思之吗?

华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华语课的拓展性,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例如:书法、作文、诵读、人物评传、文化常识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根据课程实践性原则,可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社团,通过国学讲座、读书、讨论、参观、访问、考察等方式积极开展活动,对于华语教学意义重大。如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书笔记。课文虽然是经典,但文字量毕竟有限,学好华语必然需要大量课外阅读积累。学生涉猎广泛,博览群书必然会丰富知识,增长阅历,迁移自己课堂知识,在读书实践中运用提高。在读书中撰写笔记,记下心得体会,增加文化底蕴。从而促进学生华语能力全面发展。又如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辨论会、课前3分钟口语训练等活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丰富的华语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发表见解,展示才智,传递知识,寓教于乐。多组织举办墙报、手抄报、宣传板报。通过办报,了解报纸等传媒特点,使用网络电视等传媒工具获得最新知识,了解世界风云,记述身边小事,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锻炼自己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华语活动必然能促进学生华语能力的全面提高。

总之,新时期华语教师应具备较全面的能力和素质,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

最后更新 (2011-01-01 00:24)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