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学资源 教案选登 《汉语》十二册第七课《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汉语》十二册第七课《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第七课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一)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

2.语法点:学习“……之一”的用法。

3.语法点:学习“……以来(来)”的用法。

4.语法点:学习连词“而”的用法。

5.学习本课的35 个生词。

二)教具制作:生词卡

三)教学课时:十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 、二课时

 

1.引入新课:上两课,我们讲了五千多年前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讲了二

千多年前的名医——扁鹊治病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我们每天都在学,都在用的中国字——汉字。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常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用文字记录了历史。中国的汉字不但有五千年的历史,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来,一直都在使用,没有间断过的文字。不像其他国家的一些古文字,已经有二千年不使用了。

汉字的几千年来,对世界影响很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还在使用汉字。现在,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2.词语教学:

把生词及注音写在黑板上:

悠久  之一  以来  古老  而  间断  纪录   卷   图书  书写  大量  不朽  翻译  卓越  国内  少数民族  根据  借用  文  偏旁  留学   佛教徒  回国  创造  仿造  古书  汉族  唐代  越南  朝鲜  韩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学生集体朗读,分组、个别朗读。

注意学生发音的准确,书写正确。

1.老师讲解词意。并讲解重点词语:

1悠久:形容词,年代久远的意思。

例如:悠久的历史   悠久的文化   悠久的文字 。

中国的文字有悠久的历史。

2古老:形容词。经历了久远的年代。

例如:古老的历史  古老的文化  古老的文字   古老的城市  古老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

3不朽:形容词,永远不会磨灭、消失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例如:不朽的文化,不朽的著作  不朽的精神。

4卓越:形容词,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例如:卓越的成绩  卓越的科学家。

汉字为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创造:动词,想出新的办法,做出新的成绩、新的东西。

例如:他有很多创造和发明。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汉字。

2.课外作业:书写生词三遍。(明天考生词听写)

 

第三、                        四教时

 

2.复习昨天教过的生词和注音。

老师把生词及注音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集体朗读,个别朗读。

3.老师朗读《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4.学生集体朗读《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5.学生个别分段朗读《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6.老师用讲解 / 提问的方式,复习昨天学的重点词语词义:

1悠久:年代久远(很久很久)的意思。    学生说出两个带“悠久”的短语。

2古老:经历了久远的年代。              要学用“古老”口头造句。

3不朽:永远不会磨灭、不会消失的意思。  学生说出两个带“不朽”的短语。

4卓越:非常优秀,不同于一般。          学生说出两个带“卓越”的短语。

5创造:想出新办法,做出新的东西。      学生用“创造”口头造句。

7.测验:听写生词。

8.家庭作业:熟读课文。

 

第五、六教时

 

1.学生复习朗读巩固本课生词。

2.集体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前面的词语和三组句子

4.重点 老师讲解三个语言点。

1)……之一:是同类事物中的一个。

例如:1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最好的朋友(同类事物);的一个(之一)。

2这是他最喜欢唱的歌之一。

3北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4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2)……以来(来):表示一段时间,即从那段时间起到现在。也可以用“…来”

例如: 一年来 / 一年以来, 五千年来 / 五千年以来, 几天来 / 几天以来

1 五天来,天天下大雨。

2 他的妹妹一年以来都住在这里。

3开学以来他还没有回过一次家。

指导学生用“……以来(来)”造句。

3)“而” : 这是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 、却”。

“而”只能放在后半句,有时和“却”一起使用。

可以用来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前后相对 / 相反的两件事。

例如:1 他喜欢英文,而我却喜欢中文。

2 他学了五年中文,而我弟弟只学了一年。

3 我们班的同学都去打球了,而他却一个人在看书。

领读例句,要学生用同样的格式仿造句子。

 

第七、八课时

 

1.集体朗读课文。

2.学生讲课文的故事(作为口试成绩)。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回答老师就段落中的提问(作为口试成绩)。

 

第九、十课时

 

1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

2温习(十分钟)

3测验。

最后更新 (2011-02-21 17:16)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