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培训 论文选登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风雨历程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风雨历程

菲律宾概况

菲律宾共和国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与中国隔海相望,是一个由7107个岛屿组成热带国家(有人居住的岛屿1000多个),素有“千岛之国”美称。菲律宾全国分为吕宋(LUZON)、米沙鄢(VISAYAS)和棉兰老(MINDANAO)三大部分,总面积29.9万平方公里。

菲律宾人口有8850多万(2007统计数字),大部分是马来族。百分之八十四菲律宾人信奉天主教。华侨、华人占总人口大约百分之一点五。他加禄语为菲律宾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菲律宾还是世界第三大通用英语的国家。首都马尼拉有一千多万人口。

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常年如夏,年平均气温28°C,多台风,雨量充沛。植物资源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椰子产量世界第一,芒果、香蕉、榴莲、菠萝、木瓜等热带水果也闻名遐迩。

公元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船队在菲律宾中部的宿务岛登陆,并以当时西班牙国王储的名字命名这个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步侵占了菲律宾,并实行了长达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

1898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中,打败了西班牙。12月10日,美国和西班牙私下在巴黎和会上签订《巴黎条约》,西班牙殖民者把菲律宾以二千万美元的代价 “转让”给美国。1899 年美国就成了菲律宾新的宗主国,行了长达四、五十年的美式殖民统治。

从十六世纪开始的三百多年的西班牙对菲律宾的统治,殖民者军事和宗教双管齐下,强占菲律宾后,竭力向菲人传布天主教,形成了今天的菲律宾成为亚洲天主教徒最多的国家。紧接着而来的将近五十年的美国殖民统治时期,美国人极力推广教育和美国式民主,形成了菲律宾为东南亚识字率最高的国家;美国的政治体系和民主意识也在菲律宾人的头脑中深深打下了基础。因此,很多研究菲律宾的专家说,西班牙的宗教和美国式的民主,成了菲律宾文化的两大支柱。因此菲律宾这个地理上的东方国家,其文化和社会却是十分西方化的。①

中菲关系的渊源

菲律宾华裔文化传统中心“菲华历史博物馆”的资料显示,二万多年前的地球冰川时期,陆桥从南北两个方向连接着亚洲大陆和菲律宾岛屿。据考,中国南部的土著部落,曾经通过陆桥南迁抵达菲律宾,成为菲律宾最早的移民。

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梯田耕作的方式,大米、芋头的种植;以及打猎用的矛,罎葬的风俗等,与中国南部新石器时代族群的生活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专家用这些文化证据,来确立了史前的这次人类迁移的事实,论证中国人和菲律宾人史前就有的关系。

《后汉书》记载:“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州者”。当时的“澶州”就是现在菲律宾群岛。这是中国史书上可查的中国和菲律宾两国人民最早往来的历史记载。② 菲律宾华裔文化传统中心“菲华历史博物馆” 展出资料也显示: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八十二种古籍中,就有三百九十四处记载着中菲往来的历史。

菲律宾中部礼智省马亚辛(Maasin),发现福建南安人郑国希立于唐高宗龙朔辛年(公元661年)的墓碑,又一个实例,把华人移民菲律宾的历史,上溯到唐代。③

明代初朝,菲律宾群岛北部建立了吕宋、合猫里、麻逸等几个独立的封建王国;南部建立苏禄、古麻刺等国。1372年明太祖遣使宣谕呂宋国,是年呂宋国亦遣使进贡。因此,菲律宾史学家咸认1372年为中菲官方正式建立关系之年份。自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至1424年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菲岛向明朝进贡八次,一直为中国藩属。而民间贸易亦日趋频繁。④

明成祖派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大大提高了明王朝在海外的威望,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上海学者徐作生以其徐霞客式的考证,泛槎万里,对郑和船队有没有到过菲律宾等一些历史的疑点,进行了独特而周密的破译。经他十几年的考证认为:郑和船队曾在苏禄等地停留,并留下了保存至今的郑和船员的墓葬⑤。 2005年2月,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南京电视台为了拍摄大型电视历史专题片集,派了六人摄制组来三宝颜市,寻找当年郑和经过的历史遗迹。笔者刚好在三宝颜开会,有机会参与接待摄制组人员,并与他们作了交流、探讨,受益匪浅。

据载,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哈剌和西王、峒王率家眷官员三百多人,访问了东方最强大的明朝,敬献了珍珠、宝石等物。永乐皇帝封之为国王,赐印诰、袭衣、冠带及鞍马等器物又加封三王黄金、白银、玉带、锦帛等。三位国王登长城,并同永乐皇帝一起探讨治国平天下之策。归途中秋风起,东王染上伤寒不治,葬于山东德州。1987年,中菲两国还就这段历史,合拍成电影《苏禄国王和中国皇帝》。

清代,由于满清朝廷采取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实行海禁,不准国民出洋,所以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近二百年时间里,与外界鲜有来往,中菲关系的历史也少有记载。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重开放,中国人又络绎不绝扬帆到南洋各国贸易。

由于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当局长期以来对华人的屠杀和欺凌,1880年(光绪六年),吕宋华侨首次具禀总理衙门,求助清廷设领保护。然而“弱国无外交”,清廷与西班牙政府、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当局就设领一事谈判十八年之久仍没进展。1898年,美西战争,在美国舰队兵临马尼拉湾、菲律宾反西班牙起义军也准备攻打马尼拉之时,看到大势已去的西班牙政府,才同意清廷在吕宋设立总领事馆。几天后,美国人占领菲岛。根据中美成约,美国政府认可清朝设立小吕宋总领事馆,同时废除甲必丹制度,菲岛华人由清朝领事管辖⑥。1899年1月8日,首任总领事陈刚抵菲履任。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与美国殖民政府保持官方关系。1946年7月4日菲律宾独立。同年十月,民国政府在马尼拉设立公使馆。翌年,两国政府签订《中菲友好条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美国反华政策的驱使,菲律宾与中国大陆断绝一切往来,而与台湾当局继续保持着官方关系(至1975年6月9日中菲建交后终止)。

受中美关系解冻的大形势影响,1975年6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问中国,与周恩来总理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建交后,中菲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得到发展。

2005年4月27日,胡锦涛主席在菲律宾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继续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发展同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周边国家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2006年,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强调,发展对华关系是菲律宾最重要的外交政策之一,菲中关系目前是双方建交以来的最好水平。目前中国已成为菲律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此外,中菲两国在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宋涛大使在庆祝中菲建交33周年酒会上说:“中方愿意加强与菲律宾在华文教育、文化艺术交流、教育部门和留学生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让中华文化在菲律宾华人社会传承下去,也鼓励更多的菲律宾朋友学习中文,夯实两国友好的社会基础。相信在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关心努力下,两国关系将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菲律宾的华人

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悠久。在菲律宾出土的唐宋中国陶瓷,以及其他珍贵的历史资料再一次告诉我们:唐宋年间,菲律宾已经有了中国人谋生的足迹。

宋代由于中原战乱,宋王朝南迁,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指南针的发明,使海上交通十分发达,推动了中菲之间的贸易往来。闽粤一带民众到菲律宾贸易者比比皆是。初始中国商人大多没家眷随行。后来由短期贸易,进而住蕃(居留于当地)经商。

西班牙人占领吕宋岛前夕,在马尼拉定居的中国人仅约有一百多人。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的1586年,马尼拉华侨就增加到约四、五千人,1603年便达到大约三万人⑦。

西班牙殖民当局本来就因中国人不信奉天主教,不接受洗礼,根本不把华侨不当人看待,对华侨心存憎恶与恐惧。他们把华侨的活动集中、限制在几个圈定的区域“八连”内。对于华侨人数的大量增加,更令殖民者感到受威胁。因此,由仇视和猜疑演变成大开杀戒,殖民当局惨无人道地制造了1603 年、1639年、1662年、1686年、1762年、1820年的六次血流成河的大屠杀,被害华侨超过七万人,这惨绝人寰大惨案,给菲岛华侨社区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恐慌。每次大屠杀后,殖民当局还对华侨进行大规模驱逐。

经过六次大屠杀和大驱逐后,造成了菲律宾商业萧条,商品奇缺,税赋减少。殖民者终于认识到,不能没有华侨。因此, 18世纪中期开始,西班牙殖民政府对华侨采取“以华制华”策略,将亲西班牙的华人天主教徒委任为“甲必丹”,上对总督负责,传达政令,报告侨情,办理移民,征收赋税。殖民当局开始鼓励开放中国人移居菲律宾。

当时由于鸦片战争后,中国满清政府腐败,沿海农村经济凋敝,加上当时海禁已开,大批农民纷纷寻求出洋谋求生计。而菲律宾仅有一水之隔的厦门和香港已开通至马尼拉轮船的航线,为到菲律宾谋生的闽粤人民提供了方便。

西班牙殖民者六次对华侨大屠杀中遇难者大多是漳州﹑同安﹑海澄等县华侨,家乡民众记忆犹新,无不成惊弓之鸟。而未亲历过险境的晋江、南安一带中国人为了谋生,还是冒险而来。西班牙殖民当局这种新移民政策有利于华侨社会的稳定的发展。在此后近一百年的岁月中,华侨社会保持着稳定的状态。

据当时统计,至1902年菲岛的华侨人数已从1898年三万激增至十万。这时,美国殖民政府开始注意华侨人口的激增,使他们有一种受威胁感。因此,引用美国本土限制中国移民的法案来严格限制中国人入境。导致今日菲律宾成为东南亚各国华人人口与居住国总人口比例最低的一个特殊现象。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中华人与当地人通婚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菲律宾民族中,有华人血统的混血儿,估计占总人口近百分之二十,其中包括菲律宾国父黎沙、前总统马科斯、阿基诺等一大批中央政要和地方官员都有华人血统。过去大部份含有华人血统的儿童,因没有接受中华文化教育,直接被同化;加上殖民当局排斥、轻视华侨,华侨地位低微,一部分有实业、有成就的更是不敢承认自己有华人血统。现在,从他们的姓氏中,仍可找到大量的有中国血统的菲律宾人。而混血儿中一部分,因为接受华文教育,保持华人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会说中国话,而成了华人。

菲律宾至今还是沿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移民法,严格控制中国移民的入境。以至于一些来菲经商想留下来的人成了逾期游客。1975年6月6日,马科斯总统颁布法令,授予1950年以来临时游客身份入境而滞留菲律宾的华侨以永久居留权。在中菲建交前夕,马科斯总统简化入籍手续,先后于1975年至1976年颁布了270号总统令,第836号行政令,为华侨成批加入菲律宾国籍打开了方便之门。

1988年阿基诺政府为解决逾期居留的临时游客这一长期遗留的问题,阿基诺总统签署了“324号总统政令”,使三千六百多位逾期居留的华侨,通过正式合法化途径申请,获得永久居民的合法身份。

1995年2月28日,菲律宾国会通过“第7919号外侨合法化法案”,准许1992年1月30日以前进入菲律宾,逾期居留的外国人缴纳相关款项后成为合法居民。这项措使数以万计的非法移民获得合法身份,申请为永久居民,其中大部分是华人。

目前,菲律宾华人、华侨总数估计一百多万,大马尼拉地区约占百分之六十,散居外省各地约占百分之四十。菲律宾的华侨、华人十之八﹑九属于闽南籍,其余的以广东籍和台湾籍为多,其他省籍为数无几。菲律宾华人社会通用闽南话。

菲律宾华侨、华人善于组织社会团体,早在一百多年前,就组织了善举公所、中华总商会。据说,目前全菲华人社团有上千个。菲华商联总会(商总)就是全菲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团体。其他的团体还有:菲华各界联合会、晋江同乡总会(晋总)、各宗亲会联合会,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以及各同乡会、宗亲会、校友会、联谊会、华文教育机构、校董会等等。这些团体和机构在团结、联络华人、华侨;保护华人、华侨自身的合法权益;增进与祖籍国的联系;支持华文教育;推动中菲友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菲律宾的华人、华侨已把菲律宾当作自己的家园来爱护及支持,与菲律宾人民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同甘共苦。他们为菲律宾人救灾、救火,义诊、送药,捐助农村校舍。他们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菲律宾政府和人民的赞赏和认同。

菲律宾的华文教育

一)    初创时期(1899-1935)

早期的华侨出洋谋生是跑单帮式的,不带家小,绝大多数是赚了钱后就会回到福建、广东老家去。因此在这时期就不存在子女的教育问题。然而随着中国人移民潮的到来,随着华侨人数的剧增,子女的教育问题就逐渐凸显出来。

十九世纪后期,华侨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带动了他们以中华文化为根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一些经济上富有的华侨就将他们的子女送回祖籍接受中文教育(大清驻菲律宾首任总领事陈刚就是一例)。然而,回原籍接受教育也并非上上之策和长久之计。华侨都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作用。因此,创办学校的意识逐步在形成中。

就在同一个时期的另一个侧面,由同乡或族亲,三五子女,工余饭后,不定时聚合,请人简单教授千字文、尺牍。更有些事业较大之华侨,从国内聘请读书人来菲,身兼两职,既充子女之教员,又作商业之簿记。这时菲律宾始早期华侨教育雏形已经出现。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4月,大清驻菲律宾首任总领事陈刚(旅菲华侨“甲必丹”陈谦善之子,在菲律宾出生,年幼回国读书,后高中进士)因华侨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需求,便征求商家同意,以旧有“甲必丹”衙署为校舍,聘请晋江举人龚绍庭为校长兼教师,“惟时中国尚无小学制度,亦无相当小学课本。故教材犹不脱四书五经与视为最切实用之尺牍焉。” 而创办了“小吕宋大清中西学堂” (即菲律宾中西学院PHILIPPINE TONG SE ACADEMY的前身),开创了菲律宾华侨教育的先河。初创时学生二十余人。旅居菲律宾的中国人之子女终于有机会能够在当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⑧。

1899年,刚取代西班牙占领菲律宾的美国殖民政府,在教育领域实行自由政策,对于华侨办学任之由之,不加任何限制。甚至华侨办学不必向美国殖民政府立案。

1899年的中国,刚经历了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改良派被压制。直至1911 年武昌起义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民国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913年相继公布了壬子学制、癸丑学制,初步奠定了中国的学校体制,成为新式学校的教育模式。

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以及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相关新式学校模式和学制。大大地鼓舞了海外华侨办学热情,菲律宾的华侨学校也在这种形势鼓舞下,蓬勃地发展起来。诚如中西学堂故校长颜文初在《中西学校三十周年纪念刊》撰文说:“本校成立三十年,予承乏教职占其半,前十五年学校其名,私塾其实,为暂立始基时期。至辛亥始谋扩充。⑧”中西学校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以及时势的影响,办学模式、规模和教学内容都开始步上正轨。

1912年怡朗中华实业学校(现华怡朗商中学)创办,开始了菲律宾外省办校的先河。同年,马尼剌爱国学校创办, 1914年菲律宾第二大城宿务中华学校(现宿务东方学院)创办。

1915年,菲律宾华侨教育会成立,负责统一领导、管理、协调、推动华侨教育。此后,华侨办学迅速发展,1917年,溪亚婆中西学校、华侨女子学校(现圣公会中学)相继创立。1819年,培元中学、礼智兴华学校、三宝颜中华学校等先后创立。1923年第一家中学菲律宾华侨中学(现侨中学院)创立。从1917年-1935年这十八年的时间里,菲律宾的华侨学校如雨后春笋,总数已经达到了七十九所,学生人数将近一万名。

初创时期的菲律宾侨校,教师是从国内聘请来的,教材是国内运来的四书五经。二十世纪初,侨校开始兼授英文课程。当时侨校的学制与国内基本上是同步的。

 

二)发展时期(1936-1955)

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菲律宾的华侨社会闻风而起,开展捐款、捐物,抵制日货等运动。同年,全菲各地华侨学校也迅速组织成立“菲律宾华侨学生联合会”,开展宣传抗日,抵制日货,进行捐献财物、劝募公债、回国报效、参加抗日等一系列救亡活动,积极支持祖国的抗日战争。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少中国的文人、教师为避战火,渡海来到了菲律宾。这些人多数在侨校担任教职,成为当时侨校的教学骨干。给在发展中的菲律宾华侨教育,增添了生力军,在这些人的参与下,当时全菲侨校,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批中国的文人、教师为推动侨校的发展,为传承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菲律宾华文教育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进登陆菲律宾,全菲华侨学校先后停课。不少华侨转入山区,年轻力壮者参加了游击队,继续和日军斗争,不少侨校学生在战火中上了生动的、有意义的一课。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各地华侨学校先后复课。到了1946年11月,全菲的华校已恢复到九十三所,基本上接近战前水平。不久,独立后的菲律宾政府便重新登记侨校,并立案加以管制。强制性地规定了必须开设的菲、英文课程。从此,侨校的双重学制便开始了。

1947年4月18日,中菲两国政府在马尼拉签订《中菲友好条约》,条约第四条规定: 双方侨民可依照彼国法律规章,享有在对方领土上开设私立学校以教育子女之自由⑨。在《中菲友好条约》的推动下,1947-1949短短的两三年的时间里,菲律宾华校增开了三十几所。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菲律宾政府以美国的马首是瞻,断绝与中国大陆的往来,菲律宾华侨及其子女回祖籍地福建、广东探亲,基本上中断。1953年,菲律宾政府更完全禁止两国人员的往来。因此,华侨子女回国学习中文的机会便完全消失。

另一方面菲律宾政府和台湾当局保持着外交关系,因此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侨校作为台湾当局的海外侨民学校,必须向台湾侨务部门办理登记,申请侨校证书。当时侨校无论是管理模式还是教学模式都完全是台湾的,侨校的中文教科书,也是从台湾运过来的。

 

三) 督察时期(1956-1976)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世界民族独立烽火的燃起,随着殖民主义者在东南亚的破产,东南亚各国相继宣布独立,奉行民族独立政策,民族主义的思潮抬头,此时东南亚的华侨教育受到独立后的政府越来越多的严格管制。菲律宾也不例外,甚至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1955年7月,菲律宾众议院发表共产党渗透侨校报告,菲律宾从国会到民间自上而下刮起了一股股排华、关闭华校之风浪,一时菲律宾侨社风声鹤类。一些来自中国的教师为避免惹祸上身,想方设法离开了菲律宾。

有鉴于侨校的关闭将对菲律宾侨教和侨社造成巨大影响,也对台湾当局的侨教、侨务政策造成打击。1956年1月,仍旧与菲律宾保持官方关系的台湾当局便出面与菲律宾政府通过协商、谈判,签署了《中菲督察华侨学校备忘录》。备忘录承认菲律宾政府对侨校实行严格的督察权力,所有侨校必须向菲律宾教育部私立教育局登记立案,并取得办学许可证。这时,菲律宾侨校的中文部和英文部,都处于私立教育局的督察和直接管辖之下。

《中菲督察华侨学校备忘录》强制侨校必须实行英语教学的双重学制,强调英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时间要多于中文的设置和教学时间。即英文学科周课时要遵照菲律宾教育局的规定:中学1200-1400分钟,小学1100-1175分钟;中文学科周课时要按台湾侨务部门的规定:中学900-1000分钟,小学800-870分钟。同时规定英文课程作为主要科目,安排在上午上课;中文课程安排在下午上课。在六十年代,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已经开始出现了的变化,出现了滑坡的现象。一九六一年,菲律宾教育部就通令全菲侨校,规定并把华文课程由原来的每周二十四节课,压縮为十八节课(当时每周六天,每天三节课)。刚开始时,这种影响还不太明显,若干年以后,就逐渐显现出来;其次应该是主流社会长时间的民族同化的结果(“民族同化”论点是已故著名留美人类学家施振民教授和我谈论华文教育时提到的)。当时在学生中、家长中也开始把精力慢慢地向英文学科倾斜。以至于后来也有些人讲,就是没有1975年政府的菲华法令,我们也是迟早也会自己菲化的。

从60年后期至70年代,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开始不同程度地呈现衰落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独立后的东南亚国家中的狭隘民族主义对当地华人采取排斥、压制,强制同化的政策,他们不约而同地把限制甚至禁止华文教育作为施行上述政策的主要手段。

1959年,由于华侨申请加入菲律宾国籍人数的激增,引起菲律宾国家有关当局关注,据他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华侨入籍只是为了经商之便利,并无效忠菲国之诚意。为此,菲律宾政府便开始调查华人非法入籍事件,并提出修改归化入籍法,以加速政府对外国侨民的同化政策。

同年,计顺省推事黎沙溜更是提出关闭所有华校,他认为:华人既然有意在菲律宾永久居留,就应将其子女送到菲校就读,学习菲律宾人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不必要再设立华校。自此关闭侨校的提案又开始在菲律宾众议院出现,并得到不少议员的附和。力促菲律宾当局关闭所有华文学校⑩。

1963年,《马尼拉时报》披露了菲律宾教育局即将公布的关于改革侨校的计划,该建议书明确提出:华文学校完全采用中国式的教育制度,不但训练华人成为中国人,同时还使菲人成为中国人,对推行同化教育有所障碍。消息一出,又引起人们的一阵恐慌。

从1957年起到六十年代末的十几年的时间里,菲律宾的华侨教育一直风雨不断。各地区教育局的督学,每学年都有几次到华校督察、检查。从学校的董事、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到学生国籍证明和居留手续;从学校的各种制度、中英文课程设置到教学时间表,都成了他们督察的范围。看看是否有违反相关的法律。

由于强制性的双重学制,使侨校学生几乎承担了双倍的学习压力。中文课程的时间减少了,中文课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也减少了。更由于中菲断绝往来,来自中国的教师管道被切断,造成了中文教师的短缺,直接导致了教师的年龄的老化。从此侨校的中文水平便日趋式微。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向以美国马首是瞻的菲律宾政府,也开始筹备和中国谈判建立外交关系。马科斯总统为了让华侨在中菲建交前成为效忠菲律宾国家的菲律宾公民,避免建交后倾向中国大陆。他实施了中国侨民的集体转籍,并实行华侨学校菲化的法案。

根据1973年4月发布的列号176的外侨学校全面菲化法令规定:菲律宾境内所有外侨开办的学校实行全面菲律宾化,即学校必须由100%的菲律宾人或由菲律宾人控制60%的社团,才可以依法创办学校。学校的董事会成员、学校行政主管必须全部由菲律宾人担任;外侨学生不得超过学校总生数的三分之一。法令并且明确写道:“目的是防止华文学校成为宣传外国意识形态的工具,并在本国的外侨中鼓吹对祖籍地的爱国主义、效忠和忠诚”。

法令还规定:学校的校名不得含有外国的色彩,一切有中国、中华色彩的校名都要改。很多学校怕触犯法令,把中文校名都拿下来,就好像我任教的学校,中文名是:密三密斯光华中学,英文名:MISAMIS CHINESE HIGH SCHOOL。根据总统法令中严禁有外国色彩的规定,董事会就将之改为MISAMIS UNION HIGH SCHOOL,用油漆把原来的中英文校名统统覆盖,再写上了新的英文校名,中文校名都不敢写上去。直到八十年代初,看到暴风雨已过,我们才把于右任为光华题写的 “密三密斯光华中学” 八个大字写了上去。其他学校多数也是这样的情形,当然也有个别华校冒险把CHUNG HUA SCHOOL的英文校名保留下来,因为他们认为菲律宾政府的人不懂CHUNG HUA SCHOOL就是中华学校。我们可以想象当时这事件对华人社会,以及学生、家长造成的冲击。

176号法令把华校的中文学制改为与英文学制同步: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并把华文课程、时间、教材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华文程只保留华文一和华文二(华社又把“华文二”称为“综合”,教一些中国史地常识和成语)两个科目,其他的中文学科全部取消。每天上课时间为120分钟。而华校所采用的教材,还必须经过菲律宾教育部审查批准。

176号外侨学校全面菲化法令规定:从1973年4月-1976年4月三年的时间,作为侨校菲化的过度期。由于1975年大批的华侨依照总统法令集体入籍,成为华裔菲律宾人,使得当时大部分华侨社团得以成了由菲律宾人控制百分之六十的社团,也使得当时侨校的学生,达到了“外侨学生不得超过学校总生数的三分之一”的规定。一切都符合176号外侨学校全面菲化法令规定。

研究菲律宾华文教育历史的人多数以1975年“华校菲化法令”的实施作为菲律宾华文教育历史一条分界线,即前一个阶段就是自1899年陈刚创立“大清中西学堂”到1975年菲律宾侨校菲化;后一个时期是从1976年“侨校菲化”到今天。

菲律宾的华人社会习惯于把前一个阶段称为“华侨教育”;后一个阶段称为“华文教育”。1975年后,人们也改称“侨校(华侨学校)”为“华校(华文学校)”了。从那时起,具有七十多年历史菲律宾的“华侨学校”便成了历史名词。

 

四) 菲化时期( 1976-1990 )

菲律宾侨校的菲化,可以说是菲律宾华文教育自陈刚创立中西学堂以来最大挫折。全菲一百多家华校,在政府的菲化侨校的法令下,都小心翼翼,遵照法令,生怕有所触犯而导致政府关闭学校。据亲身经历过这段时期的老师们说,那时虽然大家的情绪低落,然而也只能好好利用每天120分钟,让学生继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学生读书,首先要有书。菲律宾的华校全面菲化后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中文教材。督察时期侨校所采用的教材,都是由台湾运来的,课程的设置也是根据台湾的模式。在菲化后的华校已经是菲律宾的学校,使用教材必须经过教育部长审查批准。1957年成立的菲律宾华侨学校联合总会(简称“校总”),于1975年,匆匆忙忙出版了华校菲化后的第一套课本《幼稚园读本》、《幼稚园常识》、《小学华文课本》、《小学综合课本》、《中学综合课本》等,供华校使用。1976年菲律宾新疆书店也出版了经教育部审查同意的《幼稚园华语课本》、《小学华语课本》、《中学华语课本》。

这两套中文教科书,在侨校菲华初期,解决了没有教科书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些教科书由于教学理念陈旧,缺乏科学性、趣味性,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存在的错误不少。加上老师教学方法呆板,练习方式单调等原因,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那些教科书与学生知识水平严重脱节,没有考虑当时情况下学生的接受能力,内容偏离了现实生活、社会需求。因此加深了学生对学华文的畏难情绪,这理所当然地没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且使学生徒生“学非所用”的感觉。

由于督察时期菲律宾华侨教育就风雨不断,六十年代开始,侨校的中文教学质量,就开始下降。菲化法令一实施,更是江河日下。有鉴于此,部分家长也只能要求他们的孩子先学好在菲律宾生存至关重要的英文学科。据介绍,以前侨校的个别学生赶功课时,会在英文学科的课堂上偷偷做中文作业。而这时,情况已经发生了一百七八十度的翻转,个别学生会在中文课偷偷做英文学科的作业。

菲化后,菲律宾的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学目标不同了,教学时间缩短了。然而多数华校仍旧保留着菲化前那陈旧不堪观念。对于引进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是停留在会议上,但在实质上,几乎是一成不变上。因此有人批评所谓“教学改革,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什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教学质量的提升仍然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而由于华文教师的薪俸微薄,社会地位低,大部分的教师无法用他们所得的薪酬去维持一个小家庭的起码生活。因此,不少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教师未能安心工作,在生活的迫使下,不得不离开学校,向外谋求发展。更形成了当时华文教师的严重缺乏。

1986年10月1日,菲律宾著名老报人、《商报》社长于长城先生应邀出席密三密斯光华中学庆祝五十周年校庆,并在大会上作主旨发言指出:顺应时代潮流,“把培训新一代具有中华文化道德熏陶的良好菲律宾公民作为今日的历史使命。”第一次高瞻远瞩地为菲化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⑾

虽然侨校菲化后,政府对华校实行的前所未有的严格控制,但是都不能阻止华校和华社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执着追求。大家在重挫之余,认清形势,同心协力,迎难而上。因此,在菲化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尤其是八十年代后,全菲各地仍有数十家新办的华校在新的环境中诞生。

 

五) 振兴时期( 1991-现在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河日下的华文教育,引起了菲华社会各界人士的忧心。“没有华教,就没有华社”,是菲华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也是大家的共识。关心华教的各阶层人士不断发出了改革华文教育的呼声。华文报刊举行专题谈论,不少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的看法,不少是精辟的见解。

1991年5月,在热心人士的资助下,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简称华教中心)。同年,华教中心受国务院侨办委托,华教中心开始组织华语教师、学生前往中国学习、参观。并在以后的每年暑假都组织教师到中国进修;组织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并经常邀请中国的著名专家、学者到菲律宾讲学,培训华语教师。之后的十几年里,华教中心还协助部分华校从中国聘请汉语教师来菲律宾任教。

四、五十年前,由于当时一般华人家庭经济的原因,大多数华人家庭的孩子,是由母亲带大的。而现在多数的父母都忙于自己的生意和工作,每天和孩子接触的时间不多,孩子大多是由菲律宾保姆带大的。很自然的孩子自小就从每天与他们接触时间最长的保姆那里学到了菲律宾语,这样一来菲语就成了他们的第一语言,作为母语的汉语就成了第二语言。

1991年,成立不久的菲律宾华教中心邀请北京语言学院吕必松副教授来马尼拉传授华文教育的理论。吕必松副教授抵达后,通过对菲律宾华校的实地考察,重新撰写讲稿,举办了轰动一时的《第二语言教学》的专题讲座。这是在菲律宾华语教学历史上,第一次引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

然而,纵观菲律宾的华文教育现状及其特点,又与一般的第二语言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第二语言教学一般是指零起点的语言教学(多数是成人),他们学习的目的是语言,交际中的语言。菲律宾的华文教育的对象,大部分多多少少有些中华文化背景,学习汉语一般也非零起点,而且学习者都是学龄儿童,他们不但学语言,还要学文化。因此,菲律宾华文教育确切地说,是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门类。

1993年11月,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和会成立(简称“校联” ),会员学校超过一百家,遍布全菲各地。校联成立后,也多次邀请台湾专家到菲律宾协助培训教师。并多次组织教师到中国大陆、台湾以及东南亚学习、考察。

1997年4月,经过五年的试用和修订,华教中心出版小学《菲律宾华语课本》1-12册。并在之后的2003年6月出版发行中学《菲律宾华语课本》第13-20册,为菲律宾华校提供了一个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大纲,确立了新时期菲律宾华语教学的目标。这是菲律宾第一套本土编辑的华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崭新的教材。这套教材的出版,填补了菲律宾华校新时期华文教育教材的空白。这套教材以语言交际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精讲多练原则,立足本地,并备有繁体字和简化字两种版本,深受欢迎。这套教材,为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振兴,起着良好的作用。

1998年6月,晋总开始实施“华文教育辅助方案”,每年出巨资出从中国聘请华语教学督导来菲,委托华教中心具体管理,安排到各校进行华语教学督导工作。督导老师为华校带来了华语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晋总并于每年元月份五个星期六上午,举行“华语教学讲习班”,推动华语教学改革,受到相关华校的欢迎。

1999年4月,陈永栽理事长任内,商总成立了文教委员会。加大了对华文教育支持的力度。同年12月,菲华商联总会、菲华校联、华教中心联合举办了“菲律宾华文教育一百周年”庆祝活动;举行“菲律宾华文教育一百周年征文奖”活动;承办规模空前的“第三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韩国以及东盟各国专家、华文教育工作者聚集一堂,进行华文教育理论的研讨,经验的交流,共商振兴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方针大计。

1999年,台湾侨务部门编辑出版了《菲律宾华校华语课本》(小学),并开始向华校赠送,不久又开始编辑出版了《中学华语课本》赠送菲律宾华校。

百年的风雨,百年的艰辛。在100多年的华校发展过程中,华文教育经历了初创、发展、衰弱、振兴等发展阶段。菲化后三十多年来,在一些热心华教的社会贤达之鼎力支持下,在一些矢志华教的园丁的艰苦耕耘下,菲律宾的华校虽然在规模、设备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整齐壮观的混凝土教学楼取代了简陋破旧的木板校舍;视听设备和其他电化教学设备引进了校园。总之,有形的硬体建设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然而更为重要的,无形的软体建设却老是跟不上去。华文教育之水平及学生的学习风气,还是给人一种“今不如昔”的感慨。

2000年,中国国侨办委托商总向华校免费赠送小学《汉语》系列教材。这是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巨大支持。这套采用汉语拼音、简化汉字编写的教材,体现了民族母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将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置于生动活泼的教学和练习形式以及相关的中华文化背景之中。

2003年4月,菲华商总文教委员会与福建师范大学签订协议,由福建师大向菲律宾华校派出十七位汉语教学志愿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向海外派遣汉语教学志愿者,其意义深远。汉语教学志愿者计划得到了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首批志愿者十七名被分配在八家华校。十七个年轻的大学生用他们为人师表的品德与爱心、用他们所学的丰富知识,用他们坚强的意志,为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作出了可喜的贡献,为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2004年5月,中国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方案正式启动,一批批的志愿者来到了菲律宾。志愿者不但填补了华校菲律宾中文教师的空缺,为菲律宾华文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赴菲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工作有效地激活了菲律宾华文教育,推动了华校的华语教学改革,带动了本地教师的上进,增强了菲律宾华人与祖国的联系和感情,促进中菲文化交流,受到菲律宾华社、华教界和国家汉办、国务院侨办及中国驻菲律宾大使等的高度赞扬。

2004年6月,中国福建师范大学和中正学院签约、实施2+2方案,合办华文师范教育系。为菲律宾华校培养本土合格的华文教师。然而合作方案实施以来,报名者的数量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菲律宾华教中心在华社团体和热心人士的支持下,由中国侨办、汉办提供奖学金,发起为培养菲律宾华校华文教师的“造血计划”。让华校毕业生到中国读四年中文本科,毕业后回到华校当老师。然而,报名者也不如我们想象中那样多。

以上问题再一次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从事华文教育的态度。也可以说是长期以来,教师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低微的社会原因所造成的。因此,改善菲律宾华文教师的待遇,提高华文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与华文教育的兴衰息息相关的,这一点应引起菲华社会足够的重视。

2008年8月,我们就华文学校(前华侨学校)就学生血统与家庭语言环境两个项目的作了一次问卷调查。配合、接受调查的学校包括马尼拉、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四大区域的27所华校,接受调查学生人数达到10,726名。整个调查和数据统计于十一月完成。调查的结果如下:

大马尼拉地区:纯华人血统的学生占总生数36.85%;混血华裔学生占总生数52.68%;

纯菲人血统和其他族裔学生占总生数10.47%。

吕 宋 地 区 :纯华人血统的学生占总生数17.88%;混血华裔学生占总生数42.38%;

纯菲人血统和其他族裔学生占总生数39.74%。

米沙鄢 地区 :纯华人血统的学生占总生数9.06%;混血华裔学生占总生数33.97%;

纯菲人血统和其他族裔学生占总生数56.97%。

棉兰老 地区 :纯华人血统的学生占总生数19.48%;混血华裔学生占总生数58.45%;

纯菲人血统和其他族裔学生占总生数22.07%。

全菲华校统计:纯华人血统的学生占总生数22.97%;混血华裔学生占总生数45.74%;

纯菲人血统和其他族裔学生占总生数31.29%。

记得2003年,我在南部密三密斯光华中学,第一次作了学生血统和家庭语言环境的调查,统计数据发现:学校的学生中,菲华混血儿占了一半以上,而纯菲人血统的学生占了三分之一,远远超过了纯华人学生。一部分人知道后感到十分可惜,不禁长叹:“都已经快要成为菲律宾学校了!” 然而,光华中学杰出的老校友,著名旅美科学家林启祥博士知道后,在他于厦门大学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这跟我四十年前求学时光华学子百分之百华人大不相同。” “这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震撼。它显示着菲律宾群众是如何向往中华文化,如何渴望并愿意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这现象在五十年前的排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⑿”林博士不愧是个大学问家,他的分析令我们感到鼓舞,成了我们今后的教学取向的极有价值的参考。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问卷调查的第二个项目:家庭语言环境的调查。

大马尼拉地区:家庭语言背景普通话1.32%;闽南话23.94%;菲语英语20.76%;

中菲英多种语言混合 53.98%。

吕宋地区    :家庭语言背景普通话0.52%;闽南话9.9%;菲语英语45.75%;

中菲英多种语言夹杂使用 43.83%。

米沙鄢地区  :家庭语言背景普通话0.73%;闽南话5.78%;菲语英语39.96%;

中菲英多种语言夹杂使用 53.53%。

棉兰老地区:  家庭语言背景普通话0.08%;闽南话16.09%;菲语英语40.71%;

中菲英多种语言夹杂使用 42.22%。

我们从全菲平均数据来看,家庭语言是普通话的是0.88%,闽南话的是18.57%,把两种者加起来,还不到20%。而所谓的中菲英多种语言夹杂使用,那是因为多数人不能用完整汉语或汉方言句子进行交际,只在菲语、英语的句子中插近一两个或是几个汉语词汇。这种状况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现在华校学生和以前侨校的学生的差异。

记得在九十年代初期,一位即将离任回国的中国大使馆官员在与我讨论华文教育时说过,他走访过菲律宾不少的华校,也和不少教师作过交流。他认为: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大环境,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另一次在与一位朋友闲谈时,他也提出同样的话题。不久前,我拜读北京华文学院院长彭俊在《华文教育概说》中指出的:“从百年来的历史看,华文教育的生存发展受制于五大社会环境条件:华人社会的发展水平——华人社会的人数和凝聚力;华人社会与所在国家的关系——华人社会在所在国的地位和影响;所在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地缘政治、经济联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综合国力和国际事务能力;国际形势和时代潮流——战争对抗与和平合作。”我感到这些见解,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华人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华文教育已经看到了发展的曙光。我们相信,在中菲友好的大环境之推动下,在不断提高的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作用下,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一定可以拨开云雾,再现辉煌!

菲律宾人在美国殖民统治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学习了一种与母语完全不同语系关系语言——英语,而且还使菲律成为现在世界上通用英语的第三大国。我们相信,菲律宾的华人子弟以及有学习华语意愿的菲律宾人,也一定能学好华语。

附注:

①     ⑿ 林启祥《菲律宾华文文学与菲华文化交融》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新世纪初的东南亚 华文文学(上卷),菲华文学在茁长中》。

②     华金山《福建华侨史话》第1页,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1983年版。

③     施雪琴《菲律宾华人移民政策与人口的变化》,见《南洋问题研究》 1996年03期。

④     邵建寅《菲律宾华文教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徐作生《故苏禄国白本头公墓研究》,南京郑和研究会 《郑和研究》,1999 年第4 期。

⑥     庄国土《对晚清在南洋设立领事馆的反思》2006年5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⑦     菲华商联总会《红宝石纪念特刊》第522-526页。

⑧     颜文初《本校三十年来之回顾》,1929年中西学校三十周年纪念特刊、《中西百龄》特刊。

⑨     《中菲友好条约》1947年4月18日 中菲两国政府代表在马尼拉签订,同年10月24生效。

见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出版《中菲友好条约》。

⑩   刘芝田《中菲关系史》1964年版。

⑾   于长城《密三密斯光华中学创办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1986年10月1日,见《密三密斯光华中学六十周年校庆特刊》第142页)

 

附: 菲律宾主要华校一览

目前,菲律宾共有华文学校一百四十多所,在校学生近八万人,华文教师大约二千五百多人。华校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马尼拉最多。多数华校都实行从幼稚园(三年)到小学(六年)、中学(四年)的一贯制学制。

大马尼拉地区主要华校

1.菲律宾中西学院(原小吕宋中西学堂,1899年4月) 三民学校世纪初并入中西学院

2.马尼剌爱国中学(1912年11月)

3.溪亚婆中西学校(原崇文书院,1917年8月)

4.圣公会中学(1917年7月)

5.百阁公民学校(原百阁华侨学校,1922年6月)

6.巴西中华学校(1922年11月)

7.菲律宾侨中学院(原菲律宾华侨中学,1923年6月)

8.菲律宾中山中学(1925年6月)

9.菲律宾曙光学校(1934年2月)

10.培元中学(1935年6月)

11.近南学校(1935年6月)

12.义德中学(1936年12月)

13.三巴乐中华学校(1937年6月)

14.震华中学(1939年4月)

15.菲律宾中正学院(原中正中学,1939年6月)

16.丹心学校(1945年6月)

17.菲律宾嘉南中学(1946年6月)

18.圣军中学(1946年6月)

19.巴石华侨小学(1946年6月)

20.普贤中学(1947年2月)

21.北黎刹育仁中学(1947年11月)

22.光泩纪念学校(1949年6月)

23.菲律宾灵惠中学(1950年7月)

24.天主教崇德学校(1963年3月)

25.计顺菲华中学(1964年6月)

26.基立中学(1967年2月)

27.侨中加洛干分校(1967年6月)

28.乘愿纪念学院(1970年)

29.计顺尚爱学校(1973年9月)

30.马尼拉百阁培德中学(1976年6月)

31.甘泉学院(1982年)

32.马加智嘉南学校(1985年)

33.计顺市基督学院(1991年4月)

34.菲律宾佛教普济学院(1996年9月)

35.光智学院(1996年)

36.培基中学(2002年2月)

 

吕宋地区主要的华校:

1.碧瑶爱国中学(1918年6月)

2.南甘马仁华英中学(1920年3月)

3.淡描戈培青中学(1920年6月)

4.蜂省大同中学(1920年11月)

5.罗申那同和中学(1921年2月)

6.北甘马仁中华中学(1921年10月)

7.丹辘新民中学(1922年2月)

8.武兰中山纪念学校(1922年5月)

9.黎牙实备中华中学(1926年10月)

10.廼乙中华中学(1922年6月)

11.内湖中华学校(1927年6月)

12.树殊银中正小学(1927年6月)

13.北怡罗戈华英小学(1930年6月)

14.甲万那端中华小学(1930年6月)

15.加拉板聚英学校(1931年6月)

16.拉允隆文化书院(1931年9月)

17.加里务中山学校(1932年6月)

18.邦邦牙新生学校(1935年6月)

19.依里牙联盟小学(1936年9月)

20.荷浪牙波中西小学(1937年9月)

21.美岸南中学校(1944年6月)

22.怡省毓侨中学(1946年10月)

23.甲美地中华小学(1947年7月)

24.仙朝峨中华中学(1948年4月)

25.那牙耀华中学(1949年6月)

26.拉牛阪德兰中学(1957年6月)

27.罗申那振声学校(1960年6月)

28.那牙嘉南中学(1960年6月)

29.黎牙实备崇德中学(1968年)

30.黎牙实备嘉南学校(1979年6月)

31.丹辘建德学校(1998年6月)

32.罗申那和谐学校(1999年)

 

米沙鄢地区主要的侨校有:

1.怡朗华商学校(1912年2月)

2.宿务东方学院(原宿务中华中学1914年6月)

3.礼智兴华学校(1921年9月)

4.怡朗中山中学(1925年4月)

5.朗吗倪地中国中学(1928年7月)

6.武运智慧学校(1930年12月)

7.描戈律大同学校(1934年9月)

8.宿务建基中学(1948年5月)

9.山葛洛示兴华小学(1948年6月)

10.宿务普贤中学(1955年2月)

11.宿务圣心女校(1957年6月)

12.怡朗圣母中学(1958年)

13.描戈律華明中學(1959年6月)

14.旺木西山学校(1960年6月)

15.宿务圣心男校(1968年)

16.描戈律基督教三一学校(1976年1月)

17.宿务崇德学校(1979年6月)

18.宿务毓德学校(1984年10)

19.宿务信心学校(1997年6月)

20.怡朗新华学院(2004年)

21.巴拉湾嘉南学校(1982年)

 

棉兰老地区主要的侨校有:

1.三宝颜中华中学(1919年6月)      

2.纳卯中华中学(1923年6月)

3.古岛中华中学(1924年6月)

4.树里爻孙逸仙小学(1933年3月)

5.东棉光华学校(1936年9月)     

6.密三密斯光华学校(1936年10月)    

7.兰老中华学校(1938年10月)           

8.利保洛菲华学校(原利保洛华侨学校1938年12月)   

9.南古岛中华学校(1951年9月)           

10.纳卯基督教中学(1953年2月)  

11.纳卯海星学校(1953年6月)       

12.高仑那达中华小学(1957年6月)   

13.纳卯基督教中学(1959年6月) 

14.三宝颜忠义学校(1965年)       

15.三宝颜福泉寺观音学校(1968年9月)           

16.南古岛嘉南学校(1984年)        

17.鄢市恩惠学校(1985年6月),  

18.务端信心基督教学校(1988年8月)       

19.纳卯佛教龙华学校(1994年1月)          

20.纳卯市德荣学校(1995年7月)

最后更新 (2010-12-13 22:15)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