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培训 教学心得 尝试反串教学法

尝试反串教学法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去年期末语文统考阅卷结束后,我就迅速对试卷进行了详细分析。我们五(5)班人平分为94. 64,优秀率为93%。虽说是8个平行班中的第一名,但阅读与习作两个部分依然是失分的“大户”。这虽说是意料之中、年年如是、每考不变的结果——似乎无可非议,但如此高度统一、亘古不变的结局,也就不得不让人非议不可啦!

面对如此亘古不变的结局,我从试卷想到作业,从阅读想到作 文,进而从读者想到作者,又从小作者想到大作家;从课堂想到课外,从学生想到教师,进而又想到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从如今已是高三学生的自家女儿,想到 了原来当学生的我自己,进而又从如今当多年语文老师的我,想到了刚进校门当数学老师的我……总之,左思右想,纵观横看,反反复复,就是想立足现实,寻求良 策;面对现状,查找不足;展望未来,力破这不变之败局!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此,我冥思苦想了一周,先后得出让我倍感欣慰与心动的两句话——“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教,站在教师的高度去学。”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教

在我进校刚教书时,学校校长安排我接任小学四年级数学教 师。当时我心想:唉,教数学,自己上小学时,数学也不怎么好;现在还让我来教数学,可怎么教啊?我就先研读教材,对照看看教参,接着自己再当学生把教材上 的习题一一认真做一遍,并想想自己当年对此类题是怎样做的,怎么学的。接着又看例题记例题,之后才着手写教案。其中,把当学生和当老师两个角色的我认为可 能是学生不懂或不易听懂的难点、疑点,都尽可能地都考虑进去,并选择我认为比较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开始备课,详细完善教案。上课前还要背教案, 直至胸有成竹,熟记于心。这就是我当初的备课。上课时,还注意教法的反复和学生的反馈,也会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力求教学效果 最大化。

现在想来,我当初的备课、上课不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去教学吗?而且慢慢发现效果还很不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师不是为了老师的教而教,而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呀!但,到底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是“教学的返璞归真”呢?总之,它就是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所得!足矣。

后来,因为学校代数学的老师多,校长就让年轻人的我改代语 文了。说实在,当初我心里很不情愿,因为我好不容易刚上路中途又要改道呀!可是心想又得听领导话,那就“发挥我的专长吧”。之后,我的教学态度更为踏实、 严谨,教法依旧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去教。现在想来,多年来我的语文成绩能够名列前茅,应该归功于此。

站在教师的高度去学

当老师的经历可以说是我们的财富,而当学生的生涯也让人难忘,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记忆的珍宝之一。

小时候,村里有个和我同龄的小伙伴(比我大几个月,高我一 个年级,他爸爸是老师)。记得在我上初中前夕的暑假里,有一天我问他已上高中的哥哥:“你弟弟英语好吗?”“当然!”他哥哥脱口而出,“我们家喜林的英语 可好啦!”看得出连他哥哥都为他感到骄傲。我心想:外国人的语言他都能学得很好,真了不起!之后的假期里,我整天像跟屁虫一样跟着他玩儿,似乎想跟他要点 什么,简直是形影不离。可想当时我对我的“学长”是多么的敬佩。等九月份开学后,我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英语课本,如获至宝。不过,此后我对“学长”的敬 慕之情,理所当然地就转嫁于我的英语老师身上了。我的英语老师年轻、帅气,学校其他几个英语老师也一样青春焕发。至于课堂上的我就别提有多认真了,很快就 崭露头角,当上了英语课代表。课余饭后,几个英语老师总爱打乒乓球,我就总爱站在一旁观看,但更多的是听。因为他们开口说的总是英语,很少说汉语。虽然那 时我能听懂的很少很少,可我就是爱听——我也成了他们最忠实的观众,甚至是唯一的忠实听众!(I think)初一上学期,我的英语成绩97分一下没有出现过;学期结束,整本书里的TEXT(课文),包括前面的DIALOGUE(对话)、课后的EVERYDAY ENGLISH(日常用语), 我会全背。甚至哪个单词出自于在哪一课的哪一句话我都了如指掌(对此,我绝对没有一点儿自我吹嘘)。星期天回家后,当学生的我摇身一变,就成了两个妹妹及 其小伙伴们的“英语老师”了。我的英语老师每课是如何讲的,我几乎历历在目。当然,我这个“英语老师”,多大是跟妹妹她们一边背诵,一边翻译哪些有趣的课 文,或是不停地角色转换进行“自我对话”,有时也教她们写一些字母、单词——其实,都是些自我展示、卖弄和炫耀。“讲课”之余的我,不是自我陶醉地读和 背,就是按时一本正经地“听着”英语广播栏目。可以说对英语的热爱,我简直达到了痴迷的地步。说你或许不信,但至今我还保存着三本书:《英语情景对话》、 《课堂内外实用英语》和《怎样写英文信》。这都是我刚上初二时就在书店里一口气奢侈地买下的。说来也怪,在我上初二时,我的那个已上初三的 “学长”竟然转过来向我“请教”英语!(唉,可能当时英语不错的我在学校已 “小有名气”了吧。)

诚然,英语是我语数外三科之中学得最好的。现在回想起来, 除了兴趣释然之外,更在于我不仅要学会它,还要学会老师的教法。因为我还带着“使命”,回家“教”我妹妹呢!可能正是因为我的“欲穷千里目”,才能“更上 一层楼”了吧。归根结底一句话:要想学得更好,就必须站在教师的高度去学!这是我得出的动心的结论。

当了老师后,特别是近些年,我时常在学生中开展“一对 一”、“一帮一”的学习活动。那些“一帮一”的“小老师”们,面对自己“好学生”,个个俨然是个真正的老师。他们在用心帮扶同学的同时,也践行着自己学 习、学教的历程。他们既帮扶了同窗好友,播洒着友谊的种子,自己又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可谓一举数得呀!

我为“站在教师的高度去学”而叫好!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