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培训 论文选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会提问题。同时,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十分有益。

        一、激励学生敢问

        1、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师生的在课堂上的角色。

      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教师要真诚地爱护每个学生。我们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等因素造成他们之间的能力差别,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总有着自己的优点。作为教师要善于用真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不要根据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相信所有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呵护他们稚嫩的心灵,正确看待每个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教师还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每个学生所提出的每个问题,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教师只有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前提。

        2、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达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保障,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基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知识之间的交流,而是包含了情感间的交融,没有纯情感的认知,也没有纯认知的情感。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师可以用微笑的面容、关注的眼神、幽默的言语让学生获得尊重、信任、宽松和鼓励的情感体验。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平等相处,相互尊重。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允许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积极的情感因素以及平等、愉悦的环境能有效消除学生提出问题的心理障碍,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会问

       1、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学生从想问题到提问题也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示范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题”, 要求学生“你能象老师这样提出问题考考你同学吗?”从而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当学生有疑问或出现自己独特见解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用赞赏、商量的语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想知道为什么……”“我还想这样解答……”等等让学生明白提出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这样拓宽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步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2、拓展学生提问的空间。

    课堂教学活动的空间与时间是有限的,如何通过拓展学生提问的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传统教学中,一般教师说到哪,学生听到哪,大都没有时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给学生营造萌发问题的机会,产生问题的空间,去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例如,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在绘制完统计图后,我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要求学生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问题。这里蕴含了许多的数学问题,学生也容易和提出问题。如:

       三、促进学生善问

       1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

      (1)、联系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有效的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能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认知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到的知识,有些已经深入他们的潜意识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让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再现于课堂之中,给学生呈现一给或多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就能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数学化操作过程中,既获得数学知识,又学到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星期天,我家来了位客人,我为客人沏茶要做哪些事呢?在学生明确要做的事与分别要用的时间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提出问题:我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又有更多的时间陪客人呢?学生在这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不仅很快地提出问题,而且也满腔热情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去。

       (2)、利用数学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产生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发现问题的思考中去。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在学生用小棒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个位不够减时,应该怎么办呢?这样让学生在数学实验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验数学,使在行为投入的过程中,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促进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运用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创作或者改编出不同的童话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童话故事所成遭到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用《西游记》中的人物编了这样的童话故事:孙悟空和猪八戒分西瓜。孙悟空说:“我把西瓜平均分成4份,师徒每人吃其中的1/4。”猪八戒说道:“不成,我找得这么辛苦才吃这么点。不公平。”孙悟空说:“呆子,那你说怎么分?”猪八戒说:“你们吃其中的1/4,我要吃其中的1/8。”孙悟空笑道:“行,就按照你说的做。”故事讲完了,教师意味深长地问:“同学们,孙悟空为什么同意了呢?”抓住这一契机,学生提出了问题:“1/4为什么比1/8大呢?”

       2真诚积极的评价。

      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评价,或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善于提出问题。教学中,学生即使提出一些简单或根本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教师都必须根据情况作出真诚积极的评价,切忌责备的态度,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也不允许其他同学讥笑。特别是对后进生,只要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保护这些学生“问”积极性。在教师与同伴的真诚积极的评价中,学生处于兴奋、愉悦的状态中,他们为了得到老师与同学更多的肯定,会更加积极思考,全身心投入。只要有机会、有疑问,便会毫无拘束地提出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笔算乘法”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3*12的计算方法。其中一组学生的算法如下:方法1:3*12=12+12+12=36;方法2:3*12=3*236=6*6=36;方法3:3*2+3*10=36;方法4:12*3=12。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对这组的每一种方法进行了讨论、评价后说:同学们不但爱动脑筋、会思考,想出多种巧妙的算法,并且对每种算法都说出了自己真实的看法,评价的恰如其分……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善于把握评价时机,充分运用真诚积极的评价语言与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思维,让学生善于、乐于提出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敢于提问题、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