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培训 论文选登 浅谈华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

浅谈华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

第二年来到菲律宾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心情和第一年有着很大的不同。对环境完全没有了第一年的陌生感,很多时候是享受着这样的生活,开心地和孩子们一起。

在红奚礼示立人中学,去年我教二年级,因为和学生已经很熟悉,今年被校长安排教三年级的华语。相较于二年级而言,三年级的课本的难度有所增加。二年级的时候课本中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句式,教孩子们学习基本的语言结构。三年级的课本,课文长度有增加,课文中不再标注拼音。最值得注意的是,课文中出现了一些关于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国文化和菲律宾文化的对比。因此在上课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搜集数据来对比、阐释,来帮助学生去认知去接受。

在讲到说日期的习惯的时候,课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中国人说日期的习惯是从大到小”,“西方人说日期的习惯是从小到大”,还有“中国人和西方人说日期的习惯是不一样的”。课文中有这样三个句子,那么在讲解的时候就需要列举几个日期,然后分别用中国人的习惯和西方人的习惯来说,并呈现在黑板上。这样子学生会比较直接地看出中西方说日期习惯的不同。当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做一些操练,将西方式日期转换成中国式日期,或者将中国式日期转换成西方式日期。

课文中说到了中国的天气和菲律宾天气的不同之处。“中国一年有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菲律宾只有雨季和旱季。”在讲到这里的时候需要图片来介绍。主要包括春夏秋冬的风景,对于本地学生不是很熟悉的季节,可以多找些图片来讲解,讲解的同时,对比菲律宾本地的气候特征来对比学习。课文中说“菲律宾不但没有冬天,而且也没有春天和秋天,”只有雨季和旱季,而雨季和旱季在中国是没有这样说法的。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同时让学生对中国的气候有着大致的了解。

讲到中国少不了要讲中华饮食。中餐种类繁多,因此在讲解的时候要把中餐和西餐的图片同时列举出来,引导学生比较。中餐和西餐有很大的不同,吃法上,吃中餐用筷子,吃西餐用刀叉。当然中餐和西餐做法也不一样。这里的孩子有很多是华人,当然也有一些是韩国人和菲律宾人。但是讲到饮食的时候学生是比较容易把握的,看过图片之后就可以回答出自己家中是吃中餐还是西餐。有的孩子甚至可以说出一些中餐厅和西餐厅的名字。

饮食说完了再要说到的就是中国的节日。第五册中主要讲到的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讲解节日的时候既可以和节气联系起来又和饮食有着莫大的关系。“春节是春天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春节在春天,清明节也在春天。端午节是在夏初,中秋节是在秋天的中间。这样先把四个节日的时间定位。讲解本课的时候我借助了日历,给学生初步讲解了下中国的农历,让学生了解中国很多节日是根据农历的日期来庆祝的。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节日,都有其来源的依据 。在讲解中国节日的时候,我讲了关于节日的传说,包括“年”的来历,讲解的过程中就会说到春联,炮竹。在讲解屈原的故事的时候会涉及到粽子的来源。学生对于这样的故事还是听得很入神的。下课的时候还围着我问,现在还有没有怪物“年”,菲律宾有没有这个怪物?有的学生会问屈原为什么一定要去死?有的学生在我引导下自己去图书角翻看有关中国节日传说的书籍。

同时可将中国节日和西方节日对比来讲解。西方的节日我们学习过了圣诞节,复活节和亡人节。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这三个节日的时间,然后回顾菲律宾人如何过这三个节日,都吃些什么,做些什么。要特别强调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的清明节相当于菲律宾的亡人节,都是纪念死去亲人的节日。

在教学中,通过文化对比可以加速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并深入理解其意义。真正做到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最后更新 (2011-08-23 14:19)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