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培训 论文选登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学习《论语》心得

范启华

一、 孔子其人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生平

1、孔子名丘,字仲尼,为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生年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孔子生月生日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为9月28日生,近年来,有史学家重新进行换算,认为其生日应为9月8日)。

2、孔子三岁丧父,家境贫寒 。曾从事“儒”业(★替人办丧事当吹鼓手之类),做过“委吏”( ★仓库管理员)与“乘田”( ★看管牛羊)(★“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篇9-6)。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因好学不厌,乡人赞他“博学”。孔子“三十而立”,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开始授徒讲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为政篇2-4)。孔子一生,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

3、孔子做过短期官吏[★在51—54岁时,分别被任为鲁国的中都宰(国都曲阜的行政长官)、司空(主管建筑的官员)、大司寇(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员)和代理宰相三个月],并为推广其政治主张而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在54岁任大司寇时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受挫后,便带领十余弟子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流亡生涯,期间多次险遭不测,先后至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宣扬他的政治抱负;《周游列国图》)。孔子一生始终没有实现其政治理想(★68岁时孔子由卫归鲁,被鲁人尊以“国老”,亦终不被重用)。

4、孔子晚年潜心讲学和著书(★孔子晚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诗》、《书》、《礼》、《易》和编撰《春秋》,使《五经》成为儒家经典)。

(二)孔子的主要成就

1、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是一个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学术派别,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汉代后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

2、孔子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成功地推行了平民教育[★意义:(1)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实现了学术文化的下移,促进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2)打破了贵族世袭的制度,使得位于社会底层的士人通过学习可能走入上层,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3、孔子一生为宣扬儒家思想和为实现其政治理想而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坚韧精神[★生命不息,求道不止——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4-8);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篇18-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治长篇5-7)],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和同时代的人们,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后世对孔子的评价

1、孔子一生,始终受到学生及同时代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孔子死后,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就是最好的例证。)。

2、儒家学说被汉代后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和利用,孔子也因此不断受到后世统治者的加封(★隋文帝封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封孔子为“先圣”;唐高宗封孔子为“太师”;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加封为“玄圣文宣王”,四年后改为“圣文宣王”;元武宗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世宗加封为“至圣先师”;清世祖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十二年后又改称“至圣先师”)。

3、后世的学术界对孔子的评价——孔子的十种形象[★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张荣明教授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七种形象,即“圣化”(子贡称之为“圣人”、司马迁称之为“至圣”)和“矮化”(老子、道家)——“正统化”(汉·董仲舒)和 “神化”( 汉·公羊学派儒生)——“僵化”(宋·理学家)—— “维新化”( 清·康有为)和 “丑化”( 太平天国·洪秀全、新文化运动)等;孔子在西方历史上有三种不同的形象,即“哲人”(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智者”(德国黑格尔)和“完人”( 法国伏尔泰、法郎士·魁奈)]。

——五四运动后,随着国学热和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兴起,对孔子的评价回归理性(中国大陆文革期间除外)。

4、仅就孔子在教育、学术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言,时至今天,孔子依然堪称为“世界的伟人”。

二、孔子思想的核心及贯穿其中的基本观念

孔子思想涉及政治、社会、哲学、文学、教育等方方面面,博大精深。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既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的意义非常宽泛,包括了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道德观念,其最根本的涵义是“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篇12-2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篇10-17)]。

——爱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在爱父母方面,是孝;表现在爱兄弟方面是悌;表现在爱朋友方面,是信;表现在爱民族、国家方面,是忠……用现代的说法: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就是爱人!就是最大的“仁”。

基于“仁”的思想,孔子把理想的人格境界定位为“圣”, 但他认为,这一目标及即使尧、舜也没能达到[★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雍也篇6-30)],并从现实可能性出发,务实的把常人经过努力就能做到的“君子”作为追求的理想人格[★“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篇7-26)]。

(二)贯穿孔子思想始终的基本观念

一种说法是“忠恕”[★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篇4-15);“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朱熹·四书集注)],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谓之“忠”[★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篇6-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篇15-24)]。

另一种说法是“中庸”, 即待人接物、治国治民,都要追求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境界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篇6-29)]。

其实,“忠恕”也罢,“中庸”也罢,其本质也就是“仁德”,即做个好人,做一个“爱人”的人。

三、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

孔子关于教育和学习的思想是其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1、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一生教育实践的真实写照,是源之于其伟大实践活动的深刻总结(★孔子一生几乎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论语》中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论述也正是他平日的所作所为!);

2、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俗的,而不是宗教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篇7-21)];是现实的,而不是虚妄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7-25)];是民主的,而不是专制的[★与学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

1、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篇15-39)【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等]区别。”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篇7-7)【译文】孔子说:“只要是主动地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篇7-29)【译文】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交谈,一个童子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疑惑。孔子道:“我们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成他的干净,不要死记住他那过去。”

 

2、教育目标——培育“成人”( 培育德才兼备、智勇双全、能文能武的“君子”)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7-6)【译文】孔子说:“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篇14-12)【译文】子路问怎样才是全人。孔子道:“智慧像臧武仲,清心寡欲像孟公绰,勇敢像卞庄子,多才多艺像冉求,再用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也可以说是全人了。”等了一会,又道:“现在的全人哪里一定要这样?看见利益便能想起该得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经过长久的穷困日子都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可以说是全人了。”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19-13)【译文】子夏说:“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3、教育内容——文,行,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7-25)【译文】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篇7-1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8-8)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篇17-9)【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诗?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羣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道理来事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服事君上;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16-13)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13-5)【译文】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以政治任务,却办不通;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地去谈判酬酢;纵是读得多,有什么用处呢?”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2-2》)

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篇7-21)【译文】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泰伯篇8-35)【译文】孔子病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道:“有这回事吗?”子路答道:“有的;〈诔文〉说过:‘替你向天神地祇祈祷。’”孔子道:“我早就祈祷过了。”

4、教育方法——

(1)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篇6-21)【译文】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篇11-22)

【译文】子路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道:“有爸爸哥哥活着,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冉有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道:“听到就干起来。”公西华道:“仲由问听到就干起来吗,您说‘有爸爸哥哥活着,[不能这样做;]’冉求问听到就干起来吗,您说‘听到就干起来。’[两个人问题相同,而您的答复相反,]我有些胡涂,大胆地来问问。”孔子道:“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

《颜渊篇12》中记载了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而孔子针对三人不同的性格和学识,便有三种回答。——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顏淵篇12-2)、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顏淵篇12-3)、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顏淵篇12-22)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6-22)【译文】樊迟问怎么样才叫做有仁德。孔子道:“仁德的人付出一定的力量,然后收获果实,可以说是仁德了。”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篇13-19)【译文】樊迟问仁。孔子道:“平日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为别人忠心诚意。这几种品德,纵到外国去,也是不能废弃的。

问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为政篇2-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2-6)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2-7)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2-8)

 

(2)启发教育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7-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俏篇3-8)【译文】子夏问道:“‘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道:“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道:“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篇1-15)【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3)循循善诱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罕篇9-11)【译文】颜渊感叹着说:“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虽然这样高深和不容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能够独立地工作。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

(4)重史实、事例

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篇3-9)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2-23》)【译文】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继承周朝而当政的人,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6-11))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进篇10-5)【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别人对于他爹娘兄弟称赞他的言语并无异议。”

5、学习态度——

(1)好学、乐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篇6-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7-20)【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篇7-19)【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到来,如此罢了。”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篇19-5)【译文】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可以说是好学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篇1-1)

(2)专注、敏求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2-17)【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篇7-2)【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篇8-17)【译文】孔子说:“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篇7-28)【译文】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3)知难而进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篇6-12)【译文】冉求道:“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道:“如果真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会再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篇4-9)【译文】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

(4)不耻下问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篇7-2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篇4-17)【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6、学习方法

(1)学以致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篇1-1)【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篇7-3)【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哩!”“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篇13-5)【译文】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以政治任务,却办不通;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地去谈判酬酢;纵是读得多,有什么用处呢?”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篇19-13》)

(2)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2-15)【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篇4-17)【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篇1-4)【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3)学行结合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14-24)【译文】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学的目的就是行)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篇1-7)【译文】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篇19-13)【译文】子夏说:“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4)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篇2-11)【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篇2-9)【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

7、对教育者的勉励

(1)学而不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篇7-19)

(2)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篇7-2)【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3)身体力行

入太庙,每事问。(乡党篇10-21)

(4)安贫乐道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篇7-16)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6-11))

四、孔子教育思想对华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華文教育需要名師,呼喚大師——能否培養出一大批崇尚華文的粉絲?

——希望“华文热”真的能热起来。

★为什么孔子会有如此众多的追随者?

学生喜欢追星,能否尝试开展类似于“快女”、“星光大道”的“华文宝贝”PK?

(二)華文教育的內容要更加貼近社會、生活、現實——能否讓學生心嚮往之地認同、接受華文教育?

——企盼能有一本让学生觉得很亲近的民族文化教材

★对本族文化认同的三个关键点——牙牙学语时(家庭的先入作用);10岁左右懵懂时(学校的引导作用);成人后(个人思想的突变——李光耀)

文化认同的三个兴趣点——菲华名人名流;宗亲中的明星;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武术等

——企盼能有一本让学生觉得很亲近的民族文化教材——通过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宣教,聚集和增强民族的向心力(陈永栽成功的经验、对宗亲的崇拜——关学生的故事)——能否先从宗亲教育入手?

——希望有更多中华文化兴趣小组或社团或文艺社青年组(诗词诵读、传奇小说选读、影视欣赏、歌舞武术书画研习、网络游戏交流等等)——能否开展熟读唐诗宋词、熟唱几十首歌曲活动?

(三)華文教學要處理好“面”與“點”的關係——能否培养出更多的“火种”?

——有“火种”就有燎原的希望。

★“点”的作用是培养苗子、培育种子

只要有“火种”,就一定可以燃起星星之火!(中正邵先生设立学生文学创作基金)

(四)華語教師的“為”與“位”——能否有更多的華語教師成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典范?

——期盼涌现出更多“郑荣亮”式的优秀教师

★从事教育是在做百年树人的事业还是一份工作而已?

华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中华文化知识,更应该把自己对中华文化挚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1、《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文学等诸方面,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被奉为儒家经典。

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2、《论语》在汉代广为流传有三种版本:《鲁论》(鲁国人口头传授)、《齐论》(齐国人口头传授)和《古文论语》(简称《古论》,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其中《鲁论》20篇,《齐论》22篇,《古论》21篇。

西汉末年,出现了《张侯论》(安昌侯张禹以《鲁论》为根据,参照《齐论》而作,为今日所见之《论语》);东汉末年,出现了《论语注》(经学大师郑玄作,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古论语》而作);三国魏时出现《论语集解》(玄学家何晏作)。《齐论语》、《古论语》和郑玄《论语注》都已亡佚。

3、《论语》的地位与影响

《论语》自汉代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1)《论语》是儒学经典“四书”、“五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经)、(尚)书、礼(记)、(礼)乐、易(经)、春秋“六经”(因“乐”无成书,实际只有“五经”)被视为儒家的经典,成为士人必读的书目。《论语》虽未被列为经,但也是太学博士必须兼通的经典之一,其内容被君主在诏书中广为征引以为理政之据、被臣下广为引证以为上书言政的依据。因其短小精悍、通俗明白、便于记忆,汉代后《论语》就一直是最重要的启蒙教育教材。

宋朝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拿出来,和《论语》、《孟子》四书和在一起亲自作注,使得《论语》才真正成为儒家经典。《朱子语类》卷14朱子自言:“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可见,《论语》在“四书”体系之中的重要地位。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将程朱理学定为正宗儒学,确立了“四书”作为经书至尊的地位,得到了在政治体制上的巩固。《元史·志第三十一》记载:“世祖至元七年,命侍臣子弟十有一人入学…凡读书必先《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次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

(2)“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可见,《论语》在治理国家中的巨大作用。

 

 

 

 
登录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