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资培训 论文选登 对成为一名“优秀语言教师”的理解和探索(下)

对成为一名“优秀语言教师”的理解和探索(下)

对成为一名“优秀语言教师”的理解和探索

 

——在与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研究生座谈时的发言

(2008年5月31日于北京语言大学办公楼412)

 

刘威

 

美国密西根大学汉语教学部主任

 

 

 

发言概要:

 

一.在北语的教学经历 —— 积极实践“听说法”

二.在美国内华达大学学习和教学的经历 —— 初次尝试“人本教学法”

三.“人本教学法”产生的原因和基础 —— 挫折中的困惑和思考

四.发现“人本教学法”的理论支持 —— 平克的“语言本能”学说

五.什么是“人本教学法” —— 教学原则、方法及其他

六.“人本教学法”的教学实践 —— 在对汉语特殊句式教学上的尝试

七.结语

 

前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7dd97f0100kobk.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7dd97f0100kobo.html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句法练习”和“句式练习”的比较研究结果:

 

(1)“符合语法格式的不正确的句子”大量存在。按照语法规则,这些句子应该是一些“例外”和“反例”,而我们的发现却是这样的句子在学生的语法偏误中占到了最大的比例。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了汉语的语法框架后,也就是处于中级阶段时,发生在语义层面上的语法偏误是大量的。

(2)在单句之内的句法规则讲解和做drill这样的句型训练并不能解释和有效减少这类语法偏误。

(3)教师任务:为减少此类语法偏误,教师任务主要不在传授句法规则,而是以语义分析为基础,用语义提示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一个自主的表达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者对表层结构规则的试验和验证试验结果的过程:

 

      产生表达需要        身处自然语境          明确语义关系

               使用正确句式

     

(4)“句式练习”方式不但有助于减少学生在遣词造句和句式选用上的语法偏误,同样可以减少其在句法结构上的偏误。

(5)研究设想:编写“汉语特殊句式用法指南”。汉语特殊句式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发现这些句式的语义和语用特征,发现反映这些特征的标记性词语单位,帮助学生在将深层结构转换生成表层结构过程中获得一个“key”, 这是我们尝试“句式练习”的目的。运用“人本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老师需要利用有关语义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

 

 除了在对汉语特殊句式的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以外,在其他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比如在制定教学大纲(curriculum design) 时,尽量减少对课文的关注程度,没有对句型的听写测验,没有书面的期中、期末考试,同时加大写作和做口头演讲的比重。学生每星期要写一篇作文,从第一天上课起就要开始着手准备一个学期研究报告(term project) 。学期中老师不断和学生个别约谈,谈研究报告的进展情况。报告题目都是学生自选的,都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和自己专业有关的,或想研究的题目。选题后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写成报告。我不干预报告的题目和内容,只在这一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鼓励和帮助学生进行表层文法结构的试验,最终把他们想表达的东西清楚准确地说出来。这学期学生研究的题目包括:

 

中国现代艺术的窗口 – 北京798艺术区

环境污染和北京奥运

中国对达尔富尔问题的政策

中国的生肖和风水文化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如何帮助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中国人口问题

农民工自杀问题

中国的监察制度

死刑在中国

美国企业在中国

中国的流行文化

中国的艺术家,文学家,文学作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等

 

    看到学生学期末做的口头报告,我对周质平教授的一句话感触很深,“不要把学生当傻瓜,他们除了中文不如我们,其它可能都比我们强”。确实是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如此强大的能量有时让我感到震撼。在和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忘记是在用中文交流,学生关注的是怎样用中文来实现自己的思想语言,而不是记住老师说的话。

 

 

七.结语

 

    到今年我已经教了10多年中文。我希望自己确实有10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不是一种经验用了十多年。虽然有这样的老师,一种经验可以用十年二十年,但我认为这样的老师也许是可以上岗的合格教师,但他们不是优秀的教师。

 

    通过思考和试验,我从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的“听说法”和“交际法”的积极实践者,走向了另一条实践的道路,即在真正“以学习者为本”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教学法的尝试,而“句式练习”就是这种教学法在具体教学内容上的操作。不知这条路能否走通,但我认为只有从模仿和复制前人的思想和方法的道路上走出来,才能真正走在通往一个优秀语言教师的路上。我发现我现在和在座的同学们一样,正走在这条路上。这比当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给我更大的成就感。

 

    当年北语“八大员”老师抛弃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成功地实践和创造出了一套更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他们是艺术家,是创造者,是优秀的语言教师。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是我们,更是你们,去发展,去创造,去呈现教学法研究的魅力和新景象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Steven Pinker (1995) The Language Instinct, New York: HarperPerennial.  

赵金铭(2003)外国人语法偏误句子的等级序列,《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旺熹(2002)《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刘颂浩、汪燕(2002)“把”字句练习设计中的语境问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全文下载http://www.blcuiem.cn/fckfiles/201008010928_jiaoshiliuwei.doc

 
登录表单